當前位置: 網站首頁 -> 政務動態 -> 商洛要聞 -> 正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警徽為什么這樣美 ——記“全國優秀人民警察”“最美基層民警”樊有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2-12-30 10:31 來源:商洛日報 瀏覽次數: 作者:記者 趙有良 王江波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他眼里,警徽最美,警服最酷,警察最神圣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用33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追求,在秦嶺深處讓從警的夢想綻放出絢爛光彩,多年來,先后榮獲“汪勇式”民警、“全國優秀人民警察”“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”稱號,今年9月被中宣部、公安部授予“最美基層民警”稱號,他就是洛南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樊有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懷警察夢想樊有宏心中一直藏著一個偵探夢,成為一名人民警察是他小時就有的夢想。高中時,翻看《福爾摩斯探案集》是樊有宏最喜歡的課余放松方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中有夢想,腳下有力量。1987年,樊有宏如愿以償——20歲的他順利考入陜西省警察學校,兩年后警校畢業,他毅然回到洛南家鄉,成為一名光榮的刑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剛加入刑警隊伍,由于對刑偵技術工作的熱愛,他就成了一名刑事技術員。當時刑事技術員的工作大多局限于在現場勘查和拍照。但憑借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,他不斷鉆研刑事技術,從指紋比對到痕跡檢驗;從現場搜證到文件檢驗;從測謊研究到整合技術;樊有宏在刑事技術領域很快從一個“小白”變成了“技偵大?!?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練就技偵硬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刑事技偵是公安破案的病理室,大多處于幕后偏重技術分析??煞泻昕偸亲⒅噩F場一線,不避臟累,常常為偵破案件發現關鍵物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5年7月的一天,洛南縣三要鎮一所醫院價值1.7萬多元的藥品被盜。上案人員搞了兩周時間始終沒有進展。局領導指派樊有宏去案發現場重新勘查。憑借著自己多次參加刑事技術培訓的功底和在刑事技術上的鉆研,樊有宏從案發現場窗戶上提取了兩枚指紋。在詳細勘查案發現場并了解案件情況后,他快速地認定為內部人員作案。在辦案民警的協助下,醫院四十余名工作人員的指紋被收集下來。樊有宏通過肉眼比對,從四十余份指紋中,比中了醫院職工賈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時洛南還沒有人工指紋比中的先例,為了坐實證據,專門將指紋拿到市局,讓專家進行復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經過市局重新比對,印證了樊有宏的準確判斷,賈某在家中落網,案件成功告破。這更加堅定了樊有宏從事刑事技術勘查破案的信心和決心。此后,他更加癡迷于刑事技術的學習和研究,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,不斷提高自己的刑事技術水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夏,洛南縣石坡、石門、麻坪、景村等地連續發生群眾家中糧食被盜案。這些案件由于發生在偏遠、群眾居住分散、人口少的空心村,群眾發現遲、報案遲,跨度久,造成案發現場線索難以搜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7月24日,寺耳鎮一群眾家中800多公斤黃豆被盜,一下損失4000多元,戶主唉聲嘆氣。樊有宏第一時間趕到現場,快速展開現場搜證,經過反反復復的勘查,在門前的小道上終于發現了一枚煙頭。根據勘查和走訪情況,樊有宏從這枚煙頭上提取的DNA和其他幾起糧食盜竊案中提取的DNA認定同一,為串并案件提供了重要依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11月,石坡鎮一群眾家中1200多公斤小麥、7條棉被被盜。樊有宏通過多次在現場觀察和模擬,一個玻璃茶幾引起了樊有宏的注意,最終在茶幾邊緣的背面,發現3枚灰塵夾層指紋,并提取到指紋信息。隨后利用指紋系統進行系統篩查和人工比對,經過3天努力,通過與300多份指紋卡逐一比對,終于鎖定糧食被盜案犯罪嫌疑人賀某,為破獲“10·08”系列糧食被盜案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1年夏天,洛南縣城關街辦西寺群眾反映,當地一古墓群一夜被打出了好幾處盜洞。樊有宏和同事來到現場,發現盜洞直徑50厘米,有五六米深。挖出的淤泥與發黑的棺板混在一起,堆在洞旁。炎熱的天氣,加上裸露在外的淤泥,現場周圍氣味刺鼻。仔細勘查地表后,樊有宏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。只能進入古墓深處,才可能發現盜賊留下的蛛絲馬跡。年輕同事面露難色,樊有宏用繩子綁住自己,冒著生命的危險,順著盜洞下到缺氧的古墓深處。升出洞口時,他臉色煞白,渾身泥土,但懷里提取的證物卻沒有受到一點點污染和損壞。在古墓里,他通過仔細勘查,在陰暗、潮濕的古墓中提取到一只純凈水瓶。通過對水瓶進行生物樣本提取,成功獲取了嫌疑人的DNA。通過這一DNA信息,警方成功鎖定來自河南靈寶的一名盜墓賊。洛南縣公安局迅速出動警力,兩天兩夜抓回7名犯罪嫌疑人,將這個盜墓犯罪團伙成員一網打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鑄造技偵利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技偵理論能否在刑偵破案中發揮作用,就得不斷經過破案實戰的磨礪。除了常規的指紋、DNA、足跡等現場痕跡比對,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,視頻影像也成為案件偵破的重要手段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8月19日,洛南縣南關社區核酸采樣點的防疫物資桌子、帳篷等被盜。當時疫情防控正處在關鍵節點,社會影響極壞,造成了該片區核酸采樣工作的延遲。同時又有群眾報警稱:其停放在縣城西門口人民銀行對面人行道上的一輛綠色電動車被盜。接警后,城關派出所立即安排警力展開調查。經初查,判定兩起案件系同一名嫌疑人所為。隨后辦案民警在走訪調查后,鎖定了嫌疑人。但是案發現場監控中,犯罪嫌疑人戴著頭套,監控條件也不理想,確定視頻監控中的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成為案件最主要的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月20日上午,民警在嫌疑人所住的社區蹲點守候,趁嫌疑人做核酸之際,拍下嫌疑人的視頻錄像,并迅速交給在現場等候的樊有宏,經過反復觀看比對視頻,從體型、步伐、身高、體重、形態等多方面入手,樊有宏當場確定嫌疑人特征和案發現場監控中的全部一致。得到肯定回答的民警,在縣城甘河橋抓獲涉嫌盜竊的嫌疑人楊某某,并在其家中查獲盜竊的防疫物資及電動車。案件在24小時內得到了快速偵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公安工作就是一本‘百科全書’,很多東西我還不會,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千變萬化,我必須去學習新的刑事科學技術,才能適應社會形勢的變化?!狈泻暾f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1年9月,樊有宏到北京參加北京神火聯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舉辦的“現代測謊方法”基礎強化培訓班。面對深奧抽象的心理測試知識,他克服底子薄、基礎差等因素,刻苦學習,認真鉆研,虛心請教,幾個月的培訓讓他基本掌握了心理測試技術。此后,在眾多案件中,樊有宏將心理測試專業知識和辦案結合起來,不斷提高心理測試技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掌握了心理測試技術的樊有宏回到縣局,第一件事就是探索總結心理測試技術經驗。他發動同事藏物品,并通過測謊技術尋找物品的地點。就這樣一步步、一天天地總結和思考,樊有宏的心理測試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8月,張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部3名員工剛領的1.8萬多元工資不翼而飛。消息傳開后,在工地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,不少人都想請假把工資送回家。在經過民警摸排走訪后,確定了項目部3名員工有作案嫌疑,但沒有直接證據,無法確定最終嫌疑人。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,縣局領導讓樊有宏帶上他的“神秘武器”參與破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樊有宏到現場后,手提大皮箱,經過對3名員工的初步測試后,鎖定了李某有重大嫌疑。在第二輪測試中,樊有宏問完預設的15道問題后,斬釘截鐵地對辦案民警說:“搜他的車,錢就在車里?!碑攺睦钅耻嚴锼巡槌鲒E款后,工友們紛紛拍手稱快,對樊有宏豎起大拇指:“測謊就能破案,這警察真的不一般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次測謊的成功實踐,讓樊有宏認識到先進技術在案件偵破過程中的重要作用。為了練就過硬的本領,樊有宏一有機會就參加公安系統舉辦的各類培訓班,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。利用測謊技術先后協助民警破獲20多起重大案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年4月,洋縣華陽鎮縣壩村發生一起命案,郝某某被人殺死在出租房內,與郝某某同房租住的楊某某有作案嫌疑,但楊某某稱郝某某是在室外摔倒受傷后由他背到床上的。在案件始終無法突破的情況下,9月初,洋縣警方請樊有宏協助對楊某某進行心理測試。測試前,樊有宏對案情和現場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,反復斟酌每個細節,認真研究確定了測試方案。測試后,樊有宏對測試過程和結果進行了反復回放,從楊某某對部分涉案測試題目表現出的明顯反應,判斷其供述的是假話,從而確定楊某某是該案的犯罪嫌疑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年11月,洛南縣公安局永豐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,永豐鎮某村85歲婦女杜某某在該村公路上死亡,路上有多處血跡。洛南縣公安局交管大隊勘查現場后,認為不屬于交通事故死亡事件。洛南縣公安局刑偵大隊讓樊有宏帶領技術人員前往現場勘驗。趕赴現場后,他立即對每一處痕跡反復觀察,對死者22日的活動情況進行詳細了解,分析出結果:死者由于年齡偏大身上衣服潮濕,致使神志不清,首次倒地爬起后錯誤判斷回家方向,才向相反方向行走,最終由于身體原因死亡。經過樊有宏的專業講解,死者家屬和當地群眾心服口服,接受杜某某死亡不是刑事案件的結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樊有宏將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情感都傾注在他熱愛的刑偵工作中,憑著過硬的業務本領,依然堅守在基層刑事技術一線,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守護百姓的平安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奉獻不負使命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入警以來,樊有宏為了工作,經常顧不得照顧家里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剛開始工作時,樊有宏的父母和他一起生活,兩位老人退休后因病經常住院。樊有宏因經常辦案跑現場,只能短暫在醫院陪父母一段時間。最令樊有宏痛心的是母親去世那天,他還在案件現場勘查,趕回家時沒能見上老人最后一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婚后,樊有宏平日因為工作忙回家很少。開始妻子經常埋怨他,時間長了也理解了。1993年5月17日,妻子在醫院進行剖宮產手術,樊有宏請好假陪護妻子。第二天,洛南發生一起重大殺人案,樊有宏連夜步行數十里趕到案發現場勘查,直到20多天后破案才回家,妻子只好由父母照顧。樊有宏說,他最對不起的人是妻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刑事偵查系統,哪怕只是指紋識別這一項業務,也需要一個有相關教育背景的人,投入全部精力,邊實踐、邊不斷地鉆研。但對于樊有宏來說,心理測試、字跡鑒定、槍彈痕跡鑒定、電腦制圖、制作PPT等新知識新科技,都是他自己對著電腦摸索著學會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把家當成旅館,不管值不值班、有沒有放假,都會在辦公室鉆研刑偵理論。在同事眼里,樊有宏辦公室的燈就成了一盞長明燈,啥時間看到,它都是亮著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項工作,讓他干成了事業。樊有宏也成了一個對時間特別在意的人。只要和工作有沖突,對他來說,花在工作之外的時間,都可以割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樊有宏初入職時,喜歡繪畫書法、收藏奇石、養花弄草,現在技偵業務成為唯一的追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守護百姓平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有“心中常常牽掛”,才會“時時放心不下”。扎根基層幾十年,樊有宏憑借過硬的技能、甘于奉獻的品質和不變的初心使命,贏得了百姓、同事和單位的良好口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老樊這人很敬業!”洛南縣刑偵大隊大隊長王毅評價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分白天黑夜,不分酷暑嚴寒,樊有宏像一個永不停歇的“陀螺”。他以警情為命令,披星戴月,通宵達旦,第一時間趕赴案發現場,努力尋找犯罪現場的蛛絲馬跡,力求破譯“密碼”還原案件真相,讓“痕跡”開口說話……這樣的工作,樊有宏一干就是33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年間,為了固定證據,尋找物證,樊有宏爬上窗臺在墻壁上尋找痕跡,下到農田在泥土中提取腳印,扛起鋤頭走進雜草叢翻找兇器,俯下身子在地板上采集毛發……復雜的環境、各種各樣的氣味,這是常人難以忍受和面對的,可對樊有宏來說卻是日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樊有宏腦子里仿佛裝著無數的金點子,他是刑偵工作的‘解題大師’?!薄霸S多棘手的案子,到了樊有宏那兒都會迎刃而解,他就有這種‘魔力’?!碧崞鸱泻?,同事們無不對他贊賞有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對新入職的年輕民警,樊有宏非常注重對他們的培養,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青年民警,從破案思路到法律依據,從現場搜證到痕跡鑒定。他在各個方面為青年民警答疑解惑,遇困難時給予真誠的關心和幫助,“生活上是兄長、業務工作中是師長?!惫策^事的民警都這樣感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洛南縣公安局也給他籌建了以痕跡檢驗、法醫檢驗鑒定、心理測試及技術管理等專業為一體的“樊有宏工作室”,這是洛南縣首個以民警名字命名的工作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為一名刑偵老兵,樊有宏告訴記者,他將帶領工作室全體民警以刑事科學技術工作為切入點,全面提升偵破案件打擊犯罪能力水平,通過資源整合,最大化利用現有技術設備,不斷發揮傳幫帶作用,讓刑事科學技術實現提檔升級,工作室將作為刑事案件的主要勘查力量,履行“人民警察為人民”的使命擔當?!斑x擇當警察,就是選擇責任和奉獻?!狈泻暾f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的樊有宏,仍然在基層一線忠誠履職、砥礪擔當。他懷著對刑偵事業的滿腔熱情,默默堅守崗位,悉心鉆研偵破技法,潛心研究測謊、文檢、痕檢在實戰中的運用,被稱為“刑偵”利劍。33年的奉獻與擔當,兒時懲兇除惡的熱血夢想,一直鼓舞著他在從警之路上無畏戰斗、奮楫篤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年來,他參與主勘各類刑事案件3300多起,利用刑事技術直接破獲各類盜竊案件600多起,依靠刑事技術提供證據支撐偵辦案件1500多起。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2次,被陜西省公安廳評為“愛民杯”競賽活動優秀民警、“汪勇式”民警,2017年5月被公安部評為“全國優秀人民警察”,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。2022年5月被人力資源部、公安部授予“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”稱號,2022年9月被中宣部、公安部授予“最美基層民警”稱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頭頂美麗警徽,肩扛金色盾牌,打擊違法犯罪,守護一方平安,55歲的樊有宏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深的感悟:“這份職業更多的是一份責任,有了我們辛勤的工作、付出和努力,才能保障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免受侵害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印文章】  【關閉窗口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掃描打開手機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人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按摩